每個養豬人心中都有個美麗生態豬場夢。在當前環保最為嚴苛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,有一家叫做正新牧業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正新牧業),3年前被洪水淹沒,今年卻被權威機構評為浙江省首批生態美麗牧場。那么,它究竟是一種怎樣的農業生態循環?它的糞污處理有何特點?近日,豬場動力網豬小妹和《動力心發現》欄目組來到該豬場,對其進行深度的走訪和報道。


正新牧業董事長叫沈順新告訴豬小妹,正新牧業有優良種豬900余頭,年產仔豬23000余頭,年出欄商品豬及種豬20000余頭,占地100畝。主要以循環農業模式生產,豬場的清糞模式有發酵床、水泡糞、干清糞三種,糞水排量在40m3/天。

  



源頭節能減排

  




沈順新介紹,正新牧業的飼料全部采用的是大品牌,消化利用率高,能從源頭減少糞便;通過雨污分流,減少糞水處理量;通過水位飲水碗節約豬的飲水;最后通過飲水分流,流入狐尾藻塘處理。將這四者結合,減少污水處理量近30%。


干濕分離

  



糞污排到積糞池后,將糞水干濕分離,分離后的糞水氨氮、COD、SS、總磷減少,減輕對沼氣池的處理壓力。“之所以先對其進行固液分離,是因為進入沼氣池厭氧發酵后,沼液中的細微漂浮物會更多,不僅增加沼氣池的壓力,同時也增加后續絮凝固液分離的難度”, 沈順新解釋到。

  



然后,分離后的糞水在進入沼氣池前,需要進入沉淀池預沉7天,流速減慢后再進入沼氣池,利于更好的進行發酵。正新牧業現在建有沼氣池1000m3,可以保存7-10天的處理量。因糞水在進入沼氣池之前,已經經過固液分離,產氣相對會減少,因此沼氣池產生的沼氣僅夠用于豬場炊事。


固液分離

  


 

沼氣池中的水抽入添加了絮凝劑的承壓式絮凝反應器中,對沼渣細微漂浮物進一步絮凝成大顆粒物質,然后疊片螺旋式固液分離機對絮凝反映后的沼渣進一步固液分離。排出的沼渣烘干后裝袋,用作花肥,此項目仍在開發當中。沼液流入3000m3沼液池儲存,年產沼液萬余噸。

  

生態農業循環

  

△沈總展示沼液水樣


△干濕分離、沼液、沼液脫水水樣各指標數圖


如上圖所示,沼液脫水后COD約為600,氨氮2.02x103,當農作物需要灌溉時,可以回田施肥。看到這里,也許大家會有疑問,這個數據比國標還高,最終又是如何達標的呢?沈總向豬小妹解說:“我們與農戶簽約預定協議,將沼液作為灌溉肥,另外,所有的管道鋪設都由公司負責,農戶只要提需求,因此量遠遠不能滿足農戶的需求。目前,豬場沼液綜合利用自有農田500余畝,協議農田2000畝。”

  


以下是生態農業循環對沼液處理后的指標數變化表:


未脫水沼液灌溉藕塘消納15日后水樣指數變化表一:




脫水沼液灌溉藕塘消納7日后水樣指數變化表二:



  

對比上述數據,我們可以看出,通過生態農業循環消納后,水樣各種數據降幅顯著,但是當時藕塘的水和灌溉的比例,沒有確切的數據,有待明年繼續完善相關數據!基本達到浙江省的排放標準!另外,據沈順新介紹,灌溉藕塘的沼渣可以不進行固液分離,直接灌溉藕塘。目前正新牧業正在用沼液施肥的實驗還有水稻、茭白等。

 

發酵床

  



△豬床分離新型發酵床


考慮到豬場曾經被水淹過,沈順新將欄舍加高到離地2.2m。上圖是母豬的發酵床,據沈順新詳解說得知,墊料最下層放30-1000px秸稈,中間放30-1000px谷殼,中下層厚度為2000px。最上面放鋸木屑(10%-15%)、谷殼,厚度在625px-750px(翻拋齒750px)。區別于其他發酵床形式,墊料中并沒有添加發酵菌種,因此欄舍噴霧消毒對下面的發酵床是沒有影響的。因此為了避免發酵床死床,就要將濕度控制在<55%,只有做到飲水分流,轉群清洗欄舍時,將薄膜放在發酵床墊料上,以此來隔離沖洗欄舍水進入發酵床。

  

△有機肥車間


對于發酵床墊料的處理,沈順新帶豬小妹來到有機肥車間,告訴我們:“發酵床正常運行時,是一年清一次,或者是在有機肥好賣的季節清掉!如果因為濕度過高(>60%)造成死床時,我們會先清理掉一部分墊料,再添加干物質。墊料轉到600㎡有機肥生產車間,將豬糞便和秸稈混合粉碎,加生物菌攪拌發酵,最后在車間發酵成有機肥。”目前,正新牧業年產有機肥1800噸,700元/噸,收入超過百萬,與環保投入持平。另外,有機肥還運用于豬場其他農作物的生產,如種植安吉白茶




△對方整齊的有機肥倉庫

  

△《動力心發現》一行與沈順新(中)合影


看到這里,相信大家對于正新牧業通過農業生態循環,將離地式發酵床、固液分離,沼氣池厭氧發酵、沼液工業化處理、種養結合5種環保模式有機結合的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,如果你還有興趣對正新牧業的環保模式做進一步了解,歡迎報名參加11月30日在由豬場動力網舉辦的《南農高科特約?首屆豬場污水處理和廢棄資源利用技術論壇》,沈順新將帶著他的美麗豬場給大家做更為詳細的解讀。